唐诗的学习一直都是语文这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,想要学好古诗一定要把握好它的赏析。针对唐诗的学习赏析,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大家带来了学大唐诗全集-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原文翻译赏析,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的语文学习。
【原文】
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
作者:唐·孟浩然
带雪梅初暖,含烟柳尚青。
来窥童子偈,得听法王经。
会理知无我,观空厌有形。
迷心应觉悟,客思未遑宁。
【注释】
①全诗校:“题下一有‘得青字’三字。”
②童子偈:童子所作偈语。《阿育王传》:“世尊与阿难于巷中见二小儿,一名德胜,一名无胜,弄土为戏。以土为城,城中设宅舍、仓储,以土为炒面实仓中。二小儿见佛,德胜以仓中炒面奉世尊,无胜亦合掌随喜。德胜于是说一偈。后来二小儿均以成佛。”
③法王经:指佛经。
④无我:佛教名词。指世界一切事物皆无独立的实在自体。分二类:人无我(人空)、法无我(法空)。
⑤观空:观察思惟佛教的空理。厌有形:佛教认为有形之万物皆虚幻不实。
⑥迷心:佛家认为世人有欲,故心多迷乱。
⑦未:全诗校:“一作不。”《诗·召南·殷其雷》序:“召南之大夫远行从役,不逗宁处。”未逞宁,即“未逞宁处”之略语。
【赏析】
该诗首联以工稳的对仗将优雅清寒的早春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。精确的描写使“雪梅”“烟柳”顿现眼前。颔联“来窥童子偈,得听法王经”点名游寺主题。同时也以梵行犹如童子,深得法王经旨来表示对惠上人的赞叹。颈联写出诗人参偈听经后的感受。领会了佛理,就知道了“无我”的妙义。《观止》卷七云:“为无智慧故,计言有我。以慧观之,实无有我。我在何处,头足支节,一一谛观,了不见我。”通过“析空观”,离开对五蕴所合之“我”的执着,自然对有形的物质之躯产生厌离心。经此一番领会观察,诗人表达了对觉悟的期盼,但又因客思难平,而显出淡淡的尴尬愁绪。虽然不能全然离尘入佛,但还是清晰的表明了诗人对清静佛门的向往之情。
学大唐诗全集-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原文翻译赏析经过上文的讲述我们已经知道了,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唐诗的过程中可以多多注意它们的翻译赏析。